双特异性抗体是含有2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的人工抗体,能在靶细胞和功能分子(细胞)之间架起桥梁应,激发具有导向性的免疫反应,是基因工程抗体的一种,现已成为抗体工程领域的热点,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双特异性抗体类型:

由于抗体的模块化结构,目前已经产生了100多种不同的双特异性抗体形式。这些形式在许多方面均有不同,包括它们的分子量、抗原结合位点的数量、不同结合位点之间的空间关系和药代动力学半衰期等。

 

重组双特异性抗体可分为两种类型:具有Fc区的双特异性抗体和无Fc区的双特异性抗体。

 

具有Fc区的双特异性抗体保留Fc-介导的效应功能,例如CDC和ADCC。此类抗体包括"knob into hole" IgG、crossMab、ortho-Fab IgG、DVD IgG、two in one IgG、IgG-scFv和scFv2-Fc等。

 

无Fc区的双特异性抗体缺乏Fc-介导的效应功能。然而,相较于类IgG抗体,较小尺寸的抗体具有更好的肿瘤组织渗透性。在这种形式中,每个亲本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区和多肽(linker)均被克隆,并形成单链双特异性抗体。这些双特异性抗体有多种形式,包括tandem scFvs、单链双抗体、TandAbs、DART、 dock-and-lock(DNL)以及纳米抗体等。

 

 

双特异性抗体(双抗)相对于单克隆抗体具有以下优势:

 

①特异性增强:双抗具有两个抗原结合位点,可以同时结合两种不同的特异性表位或目的蛋白,因此其特异性更强。

②杀伤肿瘤细胞效率提高:双抗可以将免疫细胞募集至肿瘤细胞周围,通过重新定向免疫细胞,增强对肿瘤的杀伤力。同时,双抗可以阻断两种不同的信号通路,从而增强细胞杀伤毒性。

③降低副作用:双抗与两种不同的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后,潜在增加结合特异性,降低脱靶等引起的副作用。

④提高药物经济学效益:双抗的治疗效果可以达到普通抗体的100-1000倍,使用剂量可降为原来的1/2000,显著降低药物治疗成本,提高了市场空间。

⑤适应症更广泛:双抗在组织渗透率、杀伤肿瘤细胞效率、脱靶率和临床适应症等指标方面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临床应用优势显著。

综上所述,双特异性抗体具有更强的特异性、靶向性,可以提高杀伤肿瘤细胞效率并降低副作用,同时还能降低治疗成本,提高药物的市场空间。

 

义翘神州提供双特异性抗体制备服务,服务内容包含:基因合成及密码子优化→载体构建→表达与纯化→QC分析→交付内容,详情可以关注义翘神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