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标签是已知的蛋白或多肽,可融合到目标蛋白上。在重组蛋白中,常常将目的蛋白末端与一些标签进行融合表达,这是为什么呢?常见的融合标签有哪些呢?它们都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是融合标签蛋白纯化常见问题解析分享:

 

 

Q:什么是融合标签?

 

A:融合标签是指利用 DNA 体外重组技术,在目的蛋白 N 端或 C 端进行融合表达的特定蛋白、多肽或寡肽标签。

 

Q:融合标签有什么作用?

 

A:重组蛋白通过融合标签与包被在固相基质上的特异配基结合,使重组蛋白定向固定并得以纯化,大大简化了重组蛋白的检测,同时既能保留天然蛋白的大部分结构,又能实现增加溶解度,防降解,促进分泌,便于纯化等功能。

 

Q:融合标签的分子量和功能有关吗?

 

A:蛋白融合标签的分子量越大,对蛋白质本身的功能影响越大,所以大分子融合标签一般只用于检测或蛋白纯化等。常见的小分子量的融合标签,因其具有很多商品化的标签抗体,可以节省使用者制备目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时间与成本。

 

Q:是否所有的融合标签都需要切除?

 

A:融合标签较小,免疫原性也很弱,一般不需要切除,对蛋白质的后续应用和研究不会产生影响。但是有些大标签是需要切除的,例如:Dsb 蛋白、FkpA 蛋白、GST 蛋白、SUMO 标签等。

 

为了便于将重组蛋白的融合标签去除,在设计构建载体时需要在标签蛋白和目的蛋白之间加上蛋白酶识别位点,常用的蛋白酶位点有:HRV 3C 蛋白酶切位点、TEV 蛋白酶切位点、肠激酶切位点、SUMO 蛋白酶切位点等。

 

Q:融合标签加在 N 端或 C 端,有什么区别?

 

A:蛋白融合标签对于 N 端或 C 端的选择性对重组蛋白的结构与特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对于较难表达或较容易降解的蛋白,可将融合标签选择在 5’ 端,可以提高重组蛋白的稳定性,也可减小对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但是重组蛋白为分泌蛋白,在其分泌到高尔基体的过程中,处于 5’ 端的融合标签会随着 5’ 端信号肽的切除而切除,从而失去作用。在目的蛋白结构未知的情况下,可以分别于两端构建标记的表达克隆,以确定哪个更有效。

 

更多详情可以参看义翘神州蛋白标签: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protein-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