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是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因子,存在与血液和组织中,它们能特异性的结合或识别入侵的病原体,构成机体预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抗体具有相似的结构,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和轻链组成的对称结构。

 

抗体的生产目前常用的两种方式是利用哺乳动物细胞生产的重组抗体和免疫动物生产的普通抗体。传统的免疫动物生产的抗体,是获取动物血清纯化得到的,如果用于药用人体往往会产生排异反应。利用重组技术生产抗体不仅能够满足抗体的大规模生产需求,同时,重组抗体药物的发展已成为目前生物制药的主流。

 

重组抗体的发展经历了鼠源单抗(McAb),人鼠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和全人抗体四个阶段。下面从抗体生产和抗体技术两方面入手,系统的阐述重组抗体。

 

 

重组抗体技术:

①Fab

 

Fab片段(Fragment of antigen binding)也叫做抗原结合片段,是抗体结构中可以与抗原结合的区域。Fab片段由一条完整的轻链与重链的VH和CH1结构域(Fd段)组成,分子量约5×104。轻链与重链均存在一个恒定区与一个可变区,轻重链间存在二硫键链接。

 

②scFv

单链抗体(single-chain variable fragment, scFv)是由抗体重链的可变区与轻链的可变区在一段肽链的连接下构成的小分子,是具有抗体活性的功能结构单位。单链抗体可以由表达系统进行表达,也可以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进行制备。由于其分子质量小,穿透力强,半衰期短,免疫原性低等特点,在疾病临床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③双特异性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monoclonal antibody, BsAb)是一种人工制作出来的可以同时结合两种不同抗原的特殊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在自然状态下不存在,只能通过人工制备。研究双特异性抗体,对于癌症的免疫治疗有着重大的意义。

 

④Fc融合蛋白

Fc融合蛋白Fc融合蛋白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免疫球蛋白(IgG、IgA等)的Fc段与某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功能蛋白分子融合而产生的新型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功能蛋白可以是细胞因子、毒素、受体、酶、抗原肽等。Fc融合蛋白不仅可发挥所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还具有一些抗体的性质,如可引起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 CDC)与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吞噬作用(ADCP)等。

蛋白类药物在血浆内半衰期较短,为了达到治疗效果需要大剂量给药,这样会造成严重的副作用,给患者造成巨大的负担。将功能蛋白与免疫球蛋白的Fc段融合,可以延长药物在血浆内的半衰期,降低药物的免疫原性,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⑤抗体人源化

抗体人源化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从人鼠嵌合-人源化抗体和全人抗体。

 

⑥抗体亲和力成熟

抗体亲和力成熟(antibody affinity maturation)是指机体正常存在的一种免疫功能状态。在体液免疫中,再次应答所产生抗体的平均亲和力高于初次免疫应答。这种现象称为抗体亲和力成熟。机体的这种功能状态是长期进化和对外界环境不断适应的结果,对机体防御和维持自身免疫监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⑦抗体亲和力测定

抗体与抗原表位或抗原决定簇之间的结合力称为抗体亲和力,其本质是一种非共价作用力,包括对氨基酸之间的吸引力,氢键,疏水性作用力等。抗体亲和力体现了一个抗体分子和一个半抗原分子或抗原分子的一个决定簇起反应的能力。

 

⑧噬菌体展示技术

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 technology)的本质是一种筛选技术。将不同的外源基因分别插入噬菌体载体中,随着噬菌体的传代,外源蛋白会展现在噬菌体表面,形成噬菌体文库。随后用特定蛋白对噬菌体文库进行筛选,便可快速的得到与该蛋白具有高度亲和力的抗体。筛选出的抗体可以进一步用于生物学功能研究。